网站首页
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
English  
 
站内搜索
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教师之窗 >> 教学科研 >> www.999777.com-教学改革 >> 正文 `

微科研对一线教师更有帮助

2013-11-13 13:46:40  出处:教科室

来源:中国教育报2013.11.13第10版

    ■李湖江

    如何让一线教师不畏惧教育科研,又如何让一线教师切实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?笔者认为,微科研应该是一线教师进行教研的一种好方式,它能体现教师的智慧并有助教师的专业成长。

    研究微课题 解决大问题

    教师从事的工作通常比较烦琐。在学校,教师必须要研究教材、研究课堂、研究学生、研究班级管理方式,在诸多研究对象面前,必定有一件事情是自己急需解决的。问题即课题,教师不妨把一个个看似微小的问题当成一个个课题来研究,给自己一个研究的时间期限,设定一个具体的研究目标。这样一段时间之后,教师或许可以通过相关的微课题研究来解决自己一直头疼的问题。

    学生问题是学校最大的问题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,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,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,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,性格各异。在学校,教师必须接纳这些学生,即使有些学生在其父母看来都是非常难以教育的。在班级或学校的小环境中,学生自身也有许多烦恼,学生中间也有小团体,有时学生会把大人认为是极小的事情放到最大。同时他们也承受着家长与学校的期望与压力,因为后者要求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并且不断进步。教师进行相关研究时应当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业进步的多种因素,而不能唯成绩是问。

    动笔微记录 积累大经验

    魏书生在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,谈到相关经验时,他说,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几十年来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。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时候,一线教师不妨学学魏书生,平时多动笔,把自己观察到的课堂现象、学生问题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教师应该准备一个本子,随身携带或者放在办公室里。听了其他教师的课后,可以简单记录一下对自己有用的东西。当自己上完一堂课之后,可以把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现象记录下来。当自己在课间去教室走一走、看一看的时候,也可以把班级里一些好现象或者隐患记录下来。教师找学生谈话或者学生主动找自己谈话时,也可以把那些值得记录的东西记录下来。因为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,教师把平时教育教学方面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,就有了丰富的原始资料。待有时间时就可以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整理,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或者进行经验总结。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,教师会从这些微记录中获取大量经验,日后这将成为教师的一笔大财富。

    开展微对话 迸发大火花

    教师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时候需要多与他人交流与对话。有意义的对话不仅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,还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。

    在办公室,教师可以就平时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对话,其中可能有不同意见,但有时几句简单的对话可能会让教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。现在,网络交流在操作上极其简单,也极其盛行,教师可以通过微博、微信等方式与其他教师进行对话。由于不是现场的直接面谈,简短的言语可能因为没有了顾忌而变得更加真实。另外,QQ群也是非常好的微对话工具,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教育教学类的QQ群,直接与名师或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师进行对话。这类对话可能只涉及一些小话题,但有时却可能迸发出大的思想火花。

    进行微反思 成就大作为

    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为:教师成长=经验+反思,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也证明了反思的重要性。有些教师对反思还存在一定的误解,认为反思就是总结性的文字材料。其实,教师的反思是有多种形式的,而微反思可能比较适合普通的一线教师。

    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,对整堂课应大致回忆一下,并进一步思考: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是否一致,课堂中有哪些不足的或者出彩的东西,然后可以用几句话归纳一下,写在备课本上。另外,当手中没有急需完成的工作时,教师不妨静坐下来,进行片刻的教育教学反思。当然,这些微反思最好不要只停留在头脑中,而应当记在纸上或者写在电脑的文档中,这样会让反思更有条理性和思想性,也便于日后进一步梳理。

    微反思的形式、地点灵活,不容易引起普通一线教师的反感。相反,这种形式的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,并逐渐成为教师平时的一种工作习惯。

    微科研的起点和视角可能都是微小的,但是教师只要能坚持,并在深度挖掘上下功夫,其成果就不能小视。众多的“微”汇聚起来将会是“大”。微科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,帮助教师实现提升科研能力的梦想。(作者单位: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中学)

录入:林海鸣   审核:林海鸣

  • 上一篇: 利用身边鲜活素材拓展美术课程资源

  • 下一篇: 冯旭初:研制“四合一教学”的独特秘方


  • 杭州七中“三支队伍”工作条例(试行)
    祝贺!沈玉佩老师获评“教育改革创新年度…
   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
   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
   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…
    走读高中课改:永嘉中学模式
    走读高中课改:萧山二中模式
    走读高中课改:天台中学模式
   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…
   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
    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…
    教与学的“阶梯式分解”
    教师成长需做实“隐性功夫”
   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…
    叶开:面对考试我教女儿“出卖灵魂”
    更多 >>  

    学校地址: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(转塘校区) 邮编:310024 电话:85454088 传真:85454704
              杭州市解放路50号(解放路校区)  邮编:310009 电话:87073818

    浙江省www.999777.com 版权所有 / 浙ICP备10213222号

   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:9591721 / 版本:Version5 130908 / 制作&维护:周少品